close

jpg.jpg  

[好文分享] 為什麼我們漸漸對彼此不耐煩?

 

原文網址: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72423

本文摘自遠流出版《謝謝你知道我愛你》作者:洪仲清

臨床心理師洪仲清透過溫暖的筆觸及心理學的專業知識,幫助在愛情、親情和人際關係中困頓的朋友,找出家庭和解之道、學習情緒管理,同時也放過並修復在情緒中迷惘的自己。

「你為什麼對我這麼不耐煩?」
路上,一位女生對男生說著,看起來好像在吵架。男生雙手抱胸,表情嚴肅。希望他們這次的溝通順暢,別發生什麼遺憾才好。

還記得關係中的第一次不耐煩嗎?你的,還有對方的不耐煩,各是在什麼時候出現?當時發生了什麼事?算是偶發事件,還是從此之後,不耐煩出現的頻率就逐漸增加?有些人天生個性急,耐性容易用光。所以跟一個人熟悉之後,本性很快就跑出來,用不耐煩昭告他的個性。

男女朋友談戀愛,剛開始有新鮮感,所以負面情緒容易沖淡。等到不耐煩出現的時候,大概就是激情的效果慢慢消退,人際技巧要派上用場的時候。一個人有沒有能力維繫關係,常在不耐煩之後見真章。很多時候,我們剛進入關係,能力不足,所以不耐煩一出現,我們就跟著犯了不少錯。

例如:新手媽媽,可能會對嬰兒無故哭鬧,感到不耐煩。這時的不耐煩,與其說對孩子,不如說對自己,這是感覺到挫折,開始懷疑自己當媽媽的能力。有些則是孩子長大之後,講都講不聽,感到不耐煩。進入學校之後,功課一直教不會,感到不耐煩。當家長一不耐煩,關係的分數就一直扣。不耐煩會破壞關係,但是它不是決定性的因素,即使如此,我們可以視它為關係轉折的徵兆。透過這個徵兆,我們預先知道關係即將迎來的變化,他人的轉變,還有自己的轉變。

索引.jpg 
有人說,耐煩是種美德,不耐煩是要不得。我倒覺得,不耐煩本身沒那麼嚴重,它在考驗著我們,人難免都有這個時候,我們如何回應它才是重點。如果有時間,越是發現自己不耐煩,越要聽對方把話說完。對方有機會把話說完,就不用一而再再而三,講得片片段段,我們又感覺心煩。我們聽懂了對方的想法,正面回應對方的請求,這是維繫關係的關鍵動作。當關係運作順暢,不耐煩就自然少了。越是不耐煩,越要試著把話講清楚。具體、清晰,或許寫成文字記錄,能讓我們少講幾次,不必那樣心煩意亂。情緒管理很重要,平常有健康的作息、飲食、運動,遇到不耐煩,還會提醒自己放慢速度,多深呼吸。把事做好,試著寬容自己與對方,不耐煩自然離開。

最後,我們要想,我們是不是跟自己的關係不好,會對我們自己不耐煩。給自己過高的標準,又只留了相對短的時間,所以多少正面情緒都不夠用。一個人對自己不耐煩,就容易對人不耐煩。跟自己和好,很多時候,事緩則圓,慢工出細活,沒真的要那麼趕。趕著做事情,弄壞了心情,搞僵了關係,那也沒比較划算。

請別輕易撤回你的愛
男朋友越愛她,她就越揮霍,揮霍他對她的愛。不順她的意就說:「那就分手啊!」親子關係看久了,對情愛關係就會有更深一層的領悟。以愛為籌碼,逼對方就範,這是教養技巧中的「撤回愛」。「你下次再考差,你就不要回來!」、「你再犯錯,就不要叫我爸爸,我沒有你這種兒子!」、「你是垃圾桶撿來的!」......等等。
「你是垃圾桶撿來的!」這句話,我聽過一位朋友,開玩笑性質地對孩子講過。沒想到,孩子的反應很大,讓她相當後悔。有些話真的不能說,也不需要拿來開玩笑。弄假成真,只是因為好玩、想測試,得不償失。

是不是小時候在親子關係裡,常被威脅要撤回愛,長大在情愛關係裡,就容易這樣對待他人?

我不確定,我沒涉獵相關研究。不過,就算有關,我想也是意料中的事,畢竟,父母在我們面前幾千次的示範,很可能讓我們無意識地模仿。別人沒有按照我們的意思來做,那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,沒什麼大不了。連自己都控制不住的人,就想要一直控制別人。我們不需要一定要對方聽話,才能感覺自在,不管對方是孩子,還是情人。我們沒那麼脆弱,讓別人有自己表達愛的方式,我們一樣能好好地活,又能同時享受對方的心意。

有些感情,別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。學習好好地對自己說話,然後,才能在感受到對方情意的時候,學習好好回應對方的情感,而不是害怕失去,而要測試、說反話。

 136866504375.jpg  

親情、友情、愛情,能完美嗎?

曾經有一位朋友,告訴我,她走過人生風浪後的想法:「如果愛情能夠再重來,我不會再這麼要求完美了!」
關係不全然是坦途,裡面隱藏的坑坑洞洞,常把人絆跤。我們都有我們的期待,剛開始,我們都在關係裡面,跟自己互動。等到某些正面或負面的情緒淡了,發現我們的想像,與對方之間的失落,挫折感在所難免。

有人選擇說再見,或者沒辦法逃避的關係(例如:親子關係),那就選擇疏離、公事公辦......像完美的關係是自己可以不必涉入情緒一般。有人則選擇修補,選擇找到另一種和諧的方式,持續相處。
在關係裡面,不斷累積挫折,還要學會調整自己,等待對方調整,或者等待某些時機成熟,那確實是一種考驗。這時候,最怕就是執著在完美,馬上就要自己或對方調整到定位,好像不完美,這段關係就令人生厭。

關係裡面的遺憾、悔恨,最是磨人。

有 一位媽媽告訴我:「如果可以重來,我一定不會再對孩子那麼嚴格!」這位媽媽的醒悟,是因為對這位孩子來說,嚴格的效果不大。但是,媽媽如果沒有嘗試過,又 怎麼會知道,嚴格,到頭來不僅沒有效果,又傷了關係,還讓兩個人都多了不少不快樂的回憶?更精確地來說,只是調整的速度慢了些,但雙方都藉此學到了些東西!

我依稀記得一位名人說過類似的話:「我不曾失敗過,我只是找到了一種不成功的方法!」我喜歡這麼說,在關係裡面,雖不能預期,但絕不放棄。不是說我們一定得要讓關係處在最好的狀態,這也很不容易做到,有時候,不讓關係更糟,那也是需要努力的。

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放過自己?
那不到半小時的對話,竟然停留在她心裡幾十年。
因為她在生涯規劃上,不聽媽媽的話,媽媽用了侮辱性的字眼,讓她屈服。她屈服了,但命運機緣湊巧,從此她的人生,過得相當不順,也疑似得了憂鬱症。或許,是她選擇在面對媽媽的時候,不想讓自己看起來快樂。在很深很深的地方,好像有一句心底話:「我要用我的痛苦,證明媽媽當初的錯!」

心底話聽清楚了,她的癡傻也明顯可見了。怎麼會為了向媽媽證明什麼,付出那麼大的代價,賠上自己的人生?以有意無意地忽略女兒的控訴,但又偷偷地心疼。後來,她發現,自己把媽媽當成情緒垃圾桶。把所有有關無關的負面情緒,都丟向媽媽,要她承擔。其實,她沒負起她該負的責任。自己的人生,她也努力過,但是不如預期,她乾脆一起怪媽媽,這樣最簡單。她一直不停地怪自己,為什麼自己當初那麼怯懦,不堅持自己的想法?

所以,她的自我折磨,除了要讓媽媽感到罪惡,她也是在提醒自己,別忘了自己已經學過一次教訓,別再重蹈覆轍,別再讓別人決定自己的人生。也或許,她之所以一直不放過自己,就是在責備自己笨。她忠實地聽清楚了她的情緒想告訴她的話,雖然不知道哪句才是真正的答案,或者,每一句都是答案。不過,跟自己和好的工作,本來就是這樣,給個環境,等待發芽。

她的情緒慢慢在退潮,這讓她輕鬆多了。同樣一件事,負面的部分不再被放大,比較接近它原本的樣子。
原來,我們不放過對方,跟我們不放過自己是一樣的,一直綁在一起。

 

 


 

這篇文章也是偶然看到朋友分享看到的
非常有感覺,因為我們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對最親的人不耐煩
總覺得家人就該是最了解我的、最該體諒我的、最該無怨無悔的包容我的,其實個人覺得這是個小時候環境有關,現代的人忙碌,對小孩的陪伴少之又少,當然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會留下一些陰影,長大了當然就會變成相處不黏人、講話不甜也不窩心的情況出來,這當然也不是誰的錯,只是在這親子關係中就會留下溝通不良且也不願意溝通的情況出來。

與另一伴相處也是一樣的
因為成長的過程及環境不一樣,怎麼可能會有人100%了解你或體諒你,在這時溝通就很重要,有互相的信任感才會有後續的包容。其實有更多時候事後想想,好像也沒有多重大的事,只是一時的口氣差或不耐煩把彼此的關係打壞,真的有必要嗎?

這篇文章雖然有些長,但很有共嗚
這些情況也很容易出現在我們週遭生活裡
常常不小心就會跟最親愛的家人們關係弄僵
可能明明沒有那個意思,但常會講出反話
藉由這篇文章,也可以好好反省一下自已是否犯了同樣的錯。



耐煩是種美德,不耐煩是要不得
試著寬容自己與對方,不耐煩自然離開。

有些感情,別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。學習好好地對自己說話,然後,才能在感受到對方情意的時候,學習好好回應對方的情感,而不是害怕失去,而要測試、說反話。

 

很棒的一篇文章,與大家分享共勉之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drk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